
杨祥民——数字媒体艺术系副教授、硕士生导师
一、个人简历:
杨祥民(1982.1—),山东巨野人。
2011年南京师范大学美术学博士毕业,获得南师大优秀研究生标兵、校长特别奖学金、徐悲鸿奖学金等;
同年进入东南大学艺术学博士流动后,并曾任职江南大学设计学院副教授,同时担任《创意与设计》期刊责任编辑。
现为南京邮电大学传媒与艺术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数字媒体艺术系副主任,南京邮电大学画院理论研究所所长。
二、社会兼职:
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会员
江苏省中国画学会理事
江苏省美术家协会会员
江苏省美学学会会员
中国民俗艺术学会会员
《墨痕美术导刊》主编
《明日风尚·彩墨中国》学术主编
曾在江苏省美协画展办公室参与组织筹办多届“中国百家金陵画展”,长期兼任江苏养墨堂美术馆、同曦艺术管展览策划和学术主持,先后策划筹备一系列美术活动,如江苏首届名家书画邀请展、情艺之美——父子画家画展、中国人物画大展、中国花鸟画大展、江苏省中国画学会成立大会暨首届江苏中国画学术展、2014南京青奥会中国画大展等。
三、研究方向:
美术与设计史论研究;
传统艺术元素与动画艺术设计;
传统艺术的数字化保护与创新应用;
传统艺术的现代化生存与传播;
文化艺术批评;
四、主讲课程:
《艺术概论》《设计艺术史》《毕业论文写作》《中国传统艺术》《当代艺术思潮》《中外美术经典赏析》以及全校任选艺术类课程。
五、成果获奖:
2016年论文《笔墨引领时代》获得第二届“江苏省紫金文艺评论奖”;
2012年论文《近代中国画发展道路的论争与思考》获得江苏省第二届青年文史论坛优秀成果奖。
论文《论油画与现实主义》,《历史的图像与图像的历史》,《从画家主体来谈关于提高当前中国画创作水平的问题》,分别入选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办2006年、2008年、2009年“中国百家金陵画展高层论坛”。
博士毕业论文被评为南京师范大学优秀博士论文,证书编号:201201021;硕士毕业论文被评为江苏省优秀硕士论文,证书编号:CX09S165。
六、论文发表:
近年来在各类期刊、报纸等媒体公开发表学术论文百余篇。在艺术史论与艺术批评的学术领域,发表《历史的图像与图像的历史》《近百年来中国画探索发展的回顾与反思》《笔墨引领时代》《传统节庆文化的保护与可视化设计》《设计叙事的内容、类型与特性研究》《南朝陵墓石刻保护现状分类及建馆保护方案探讨》等具有影响力的论文60多篇。在扇文化与扇艺术研究领域,是国内该领域发表研究成果最多的作者,多篇被收入CSSCI期刊或北大中文核心期刊,人大复印资料全文复印1篇。在研究中大量引入国外材料,开启中外扇文化比较研究的探索,具有较大的影响力,并曾多次接受了电视台、期刊等媒体制作“扇文化”栏目专访,央视科教频道也曾播出。
七、专著与教材:
出版专著有《大匠之风》(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问学品艺录》(中国文联出版社),《南朝访古录》(四川大学出版社);
出版译著有《多重身份——关于设计师、作者、读者和使用者的认知》(Multiple Signatures-On Designers,Authors,Readers and Users,重庆大学出版社);
出版编著有《中国当代设计全集·传媒类编·广告篇》(商务印书馆,副主编),《Flash动画制作翻转课堂》(中国铁道出版社,副主编),参加国家文化创新工程项目《中国工艺美术全集·江苏卷》编写工作,负责《工艺陶瓷篇·陶瓷雕塑》部分。
八、科研项目:
主持在研全国艺术科学规划项目和江苏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各1项;主持在研南京邮电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点基金项目和南京邮电大学教学改革研究项目各1项。
主持完成江苏省教育厅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无锡市“社科应用研究精品工程”课题项目各1项;主持完成第51批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面上资助项目1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