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行三下乡,实践共青春(十二)|“织梦云锦”青春实践团开展非遗传承社会实践
 
发布者:数字媒体与设计艺术学院 发布时间:2025-07-19 浏览次数:10
 

  为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南京邮电大学数字媒体与设计艺术学院"织梦云锦"青春实践团于7月19日在队长孙睿的带领下走进南京市莫愁中等专业学校周双喜大师工作室,开展"三下乡"暑期社会实践活动。通过"讲解-观摩-实操"三位一体的沉浸式学习,青年学子与国家级非遗传承人周双喜共赴一场跨越千年的云锦文化之约。

 图 1团队合照

  活动伊始,周双喜大师带领参观工作室。墙上悬挂的云锦、展柜中直径不足毫米的竹制挑花针,都让成员们惊叹于传统工艺的精微。

 图 2队员拍摄的照片

  在理论教学环节,周大师以"活态史书"为喻,系统梳理云锦发展脉络:"从东晋'织锦署'到明清'江宁织造',云锦始终是皇家御用,其'挖花盘织'技法可同时呈现18种色彩,堪称古代纺织业的最高科技。"

 图 3队员拍摄的照片

  实践环节中,周大师启动传统大花楼木织机,随着他手中的竹梭翻飞,金线与彩丝逐渐交织成"牡丹缠枝"纹样。


 图 4队员正在认真参观学习

  在体验环节,团队成员分组尝试基础织造技法。有位成员因用力不均导致“飞梭”,周大师立即上前指导:"织云锦要'手轻、眼准、心静”

 图 5队员正在认真参观学习

  此次实践让我们懂得:非遗传承不是刻板的复制,而是让古老技艺在年轻手掌中重新生长。当我们的指尖沾上金粉,当织机的节奏融入心跳,千年云锦便获得了穿越时空的生命力。

撰稿  孙睿 

                       初审  刘远 朱晓萌